免耕法種植脫毒土豆的研究成果
2020/3/24 來源: 作者: 瀏覽次數:2078
傳統的馬鈴薯種植選用覆土培養,收成時再用鋤頭把一窩一窩的馬鈴薯從土里挖出來,費時費力,產值也低。幾年前在廣西打工時,我就看到他人用免耕法種植馬鈴薯取得豐登的辦法。免耕法種脫毒馬鈴薯除了省工節本,簡便易行。更首要的是處理了黏性土壤和板結土壤種植馬鈴薯產值、質量不高的問題,既肥田養地,又生態環保。一起,免耕利于土壤內水、肥、氣的疏通,削減植株病害,削減農藥運用。
在60畝地的西瓜收成后,我用了10畝土地試種脫毒馬鈴薯。一改當地傳統種植辦法,從廣西引進了早熟、高產、抗性好的脫毒馬鈴薯種和免播種植辦法,并購回了脫毒馬鈴薯專用生物有機肥作為基肥,開端試用免耕法進行種植。
種植過程中,我將通過處理的種馬鈴薯直接擺放在地塊外表。施專用有機肥和農家肥,再掩蓋10厘米厚的秸稈。待出苗后,我再進行了一次具體的田間查看,對鋪秸稈較薄的田塊補鋪一些秸稈或稻草,避免蓋草過薄漏光,構成綠薯。蓋草后進行清溝,將溝中挖起來的泥土均勻地壓在秸稈或稻草上,以防秸稈被風刮開,形成種豆顯露,影響其成長。
在馬鈴薯封行時,我依照種植辦法運用多效唑操控植物成長。每畝用15%多效唑兌水50公斤噴施;在現蕾時,噴施膨大素和磷酸二氫鉀,促進馬鈴薯膨大。并對馬鈴薯的青枯病、地老虎、蚜蟲等進行了及時防治。我的脫毒馬鈴薯在通過100余天的成長后,就進入了收成期。
收成時,我把地頭一壟一壟的接近腐朽的秸稈或稻草掀開,個大溜圓的馬鈴薯就徹底展現在地表。我像撿雞蛋一樣直接用手撿拾馬鈴薯。這種馬鈴薯不只帶泥少,很少受傷,而且顏色鮮亮。用免耕法種植的脫毒馬鈴薯,均勻一畝要采收1500公斤。
去冬以來,因為蔬菜價格的繼續走高,馬鈴薯也撞上了高價,F在到地頭的批發價每公斤都到達2.4元—2.8元,除掉每畝薯種、人工、專用肥料及秸稈等近900元的本錢,每畝我至少有近3000元的贏利。